世界上恐龍蛋資源90%在中國
2008年04月04日 22:30 金羊網-羊城晚報
文章來源── http://chinanews.sina.com/news/2008/0404/22302617008.html
恐龍研究專家趙資奎院士──“南雄藏著恐龍滅絕的秘密”
80公里長、18公里寬的南雄盆地,坐落在南嶺東緣大玉嶺山脈南坡。晚白堊紀,在中國粵北南雄盆地,曾經活躍著大量的各種各類的恐龍;到如今,該盆地內的“紅層”中蘊藏的豐富的恐龍化石及恐龍蛋,其原始狀況保存相當完美。
有地質學者宣稱在這個盆地中,地層層序正好通過了中生代與新生代的界限,成為研究白堊紀/第三紀大滅絕事件最理想的地點。
目前,全世界已發現的恐龍蛋化石大約代表著40多個不同種類,南雄就發現了14個種類。這里的地質遺跡原始狀態保持完好、清晰分明、延續完整,在世界上都極具典型意義,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恐龍滅絕問題的最佳地點。
記者上周在南雄採訪時,恰逢中科院著名恐龍研究專家趙資奎院士在此考察,他接受了本報專訪。趙解釋他為什麼多到南雄而少到恐龍蛋資源更多的河源時,說:“不是數量多就重要。從重要性來說,南雄比河源的恐龍晚,南雄藏著自侏羅紀晚期(距今1億-8000萬年)、晚白堊紀(距今9500-6500萬年)恐龍滅絕的秘密。這是我自1972年以來幾十次到南雄而只到了河源幾次的主要原因。”
趙透露了他近年重要的研究結果,那就是南雄恐龍蛋里面金屬銥的含量超高,這導致蛋殼變軟,間接導致恐龍的生殖受影響,但這個滅絕過程是在20∼30萬年間慢慢完成的。銥在地殼里相當稀少,他推測這個時期“銥異常”(南雄在6700-6500萬年間)可能跟小行星撞擊地球、或地球內部大規模火山噴發,大量噴出地核里的銥有關。
銥異常曾經在二億年多年前導致地球生物70%∼80%的物種大滅絕。印度德岡高原也發現地球在6700∼6400萬年前多次火山噴發,導致銥異常,其中最激烈在6500萬年左右,恰好對應第29次地球磁場反向帶和恐龍滅絕的時間。
世界上恐龍蛋資源90%在中國
“已提取到恐龍DNA,複制恐龍或有希望”
1994年,奇石收藏家李廣嶺將一枚外硬內軟的恐龍蛋拿出來鑒定。李廣嶺把這枚產自廣東茂名的恐龍蛋送交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進行更深入的分析。這枚蛋化石取名為XL─001號,X意為未知數,L是指李廣嶺。經北大幾位專家測試,認為它含有0.5%∼1%的氨基酸,而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這一發現使人們興奮無比。
專家們決定對它進行提取脫氧核糖核酸(DNA)也就是遺傳基因的試驗。經過艱苦的工作,他們宣布:經過排除污染,已提取到恐龍基因片斷。
南雄盆地的恐龍蛋化石是恐龍滅絕前距今最近的,而且從已經發現的多個蛋翻江倒海,都發現了具有骨骼已經快要出生的小恐龍。可望從中找到幾枚能提取完整恐龍基因序列DNA的恐龍蛋化石。
記者問趙院士:前不久美國在恐龍化石里發現了完好且具彈性的恐龍皮膚,據說也可能提取出可複制恐龍的DNA。聯繫茂名的發現,人類有沒有可能復活史前的巨無霸───恐龍?建立起一個屬於全人類首先屬於中國的“侏羅紀公園”?
趙資奎院士明確告訴記者:世界上恐龍蛋資源90%都在中國,茂名發現的有蛋黃的恐龍蛋70%∼80%都在他手上,他手上的十幾枚,經CT照射發現只有一枚(1995年挖出)有蛋黃物質,已經提取到部分恐龍DNA片段,存在複制的可能。